为什么家里办“丧事”要「遮神」?

许多人在见到殡仪人员用红纸或布遮盖神像、神位时,会好奇甚至疑惑:“为什么要遮?
神明不是神通广大吗?
为什么要避开?”在传统礼俗中,这一做法称为“遮神”,其本意并非因为神明惧怕丧者,而是出于尊重、体贴与礼节性的回避。

2025_Nirvana_Others-CoverGod_05.jpg

起源与含义

早期丧礼多在家中举行,逝者在家中断气后,家属需为遗体进行清理、更衣与入殓等处理。为避免遗体处理过程中出现的“裸露”或杂乱场面被神位或祖先目睹,以示不敬,传统上便以米筛、纸张、布巾等临时遮盖神位或神像。这种「回避」是礼仪性的,表明对神明与先人的尊重,而非迷信地认为神会受惊或退避。

2025_Nirvana_Others-CoverGod_02.jpg

地方习俗的演变

随着地域文化的差异与生活方式变化,遮蔽的形式也产生了不同的演变:有处以白布为主,有处以红纸遮挡。红纸并非普遍象征「忌讳」,而多为当地习俗或礼俗约定。古籍与家礼典籍亦记载:神以慈悲为本,“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”,强调的是神明的慈悲与体恤,而非对亡者的恐惧。

2025_Nirvana_Others-CoverGod_04.jpg

当代视角与实务建议

在现代社会,若逝者并非在家中离世,或并未将遗体移回家中设灵;又或家庭成员对「遮神」并无执着,则可视情形选择不做遮蔽

重要的是,仪式的初衷是为活着的人与逝者提供尊重與心理安顿,而非制造恐惧或盲从传统。若家属有特定宗教或文化需求,建议事先与宗教人士或殡仪服务团队沟通,以取得专业且合乎礼俗的安排。

所以随着时代变化,尤其在马来西亚——特别是吉隆坡与城市地区,多数家庭会选择在专业追思礼堂、如富贵生命馆等殡仪场所办理丧事,而非在家设灵。由于追思礼堂设有专属祭拜空间与规划完善的仪式流程,在这种情况下,家中一般无需进行「遮神」仪式。然而,对于依照传统方式在家守灵、或仍重视祖先与家堂礼俗的家庭而言,适当遮神仍是出于礼节与文化尊重的传统象征。
2025_Nirvana_Others-CoverGod_03.jpg

现代社会的丧礼文化,重视尊严、仪式与心理安稳
理解传统礼俗意义后,家属可依自身宗教背景、家庭习惯与实际情况做出合适选择,既尊重文化又符合当代生活方式。若您对礼俗安排、追思礼仪或设灵场地有疑问,富贵集团的代理可为您提供专业讲解与礼仪规划,让每一步都庄重、妥当、无忧,陪伴家属体面送别亲人。